第二百一十二章 “小四爷”蒋小勇 狗崽子生了,两个妈又犯了难,一下六只狗崽子,这可咋整? 这年月人都养不活,别说狗了,谁也不可能要呀。 都留下养着也不是养不起,可是太扎眼,别人家人都吃不饱,你家养八条狗!就拿窝头“坐月子”吃的狗食来说,谁家能用骨头汤和苞米面?吃的比人都好很多。 一天天的小狗崽子睁了眼,也能出窝爬,每天四个小婴儿最大的乐趣就是两"> 第二百一十二章 “小四爷”蒋小勇 狗崽子生了,两个妈又犯了难,一下六只狗崽子,这可咋整? 这年月人都养不活,别说狗了,谁也不可能要呀。 都留下养着也不是养不起,可是太扎眼,别人家人都吃不饱,你家养八条狗!就拿窝头“坐月子”吃的狗食来说,谁家能用骨头汤和苞米面?吃的比人都好很多。 一天天的小狗崽子睁了眼,也能出窝爬,每天四个小婴儿最大的乐趣就是两">

第212章 “小四爷”蒋小勇(1 / 2)

第二百一十二章 “小四爷”蒋小勇

狗崽子生了,两个妈又犯了难,一下六只狗崽子,这可咋整?

这年月人都养不活,别说狗了,谁也不可能要呀。

都留下养着也不是养不起,可是太扎眼,别人家人都吃不饱,你家养八条狗!就拿窝头“坐月子”吃的狗食来说,谁家能用骨头汤和苞米面?吃的比人都好很多。

一天天的小狗崽子睁了眼,也能出窝爬,每天四个小婴儿最大的乐趣就是两个奶奶给他们推出来晒太阳,他们能趴在婴儿车里看狗崽子。

小瑶瑶成天扎撒着小手满院子抓,抓到一只赶紧搂怀里跟两个妈显摆,或者瞅着大人不注意,就把狗崽子扔婴儿车上。

四个小婴儿最喜欢这个节目,狗崽子最害怕这四个小崽子,每次都能吓啦啦尿。

窝头和馒头从一开始急的直叫唤,到后来的生无可恋。

李老四听两个妈成天犯愁,六只狗崽子咋处理,李老四最后说,先在家养着,差不多了他就牵防空洞去,要不他们山上也得有这么几条狗看家护院,虽说是串儿,但是品种都不差,窝头是条狼青,馒头的爹妈都是猎犬,这六只现在看也差不到哪去。

苏爷每天赶着马车进城送完菜,定不可以的会来长海家瞅瞅,每隔三天送一桶小活鱼过来,这是两只小雪貂的口粮。

从苏爷跟李老爷子聊天中还有广播中了解,全国中原地区还有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遭遇了很严重的旱灾,东北的情况相对强不少,还算风调雨顺,农作物生长情况还算稳定。

苏爷他们村属于特定的蔬菜产区,苏爷他们都是菜农,就算这样,政府也号召尽可能的在保留原有蔬菜种植地块的前提下,多开发点地来种粮食。

苏爷他们村由于有长海给他们换的粮食,这两年多算是熬了过来,还有他们村还有一些副产,比如,以村里的名义送石料,后来直接倒腾石料,还有一条海渔船,能下海捞点海货,虽说不值钱,但是架不住积少成多,因而他们村过的还算不错。

由于国家对农业还有工业的调整,整体形势慢慢的有了点好转,但是这需要时间。

造纸厂经过调整,关停并转了一些附属企业,原来一万多人的大厂,现在也就将近一万人左右。

社会上多了不少待业青年,没有地方安置,只能等着父母下来接班,或者干一些临时性的工作。

国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做了一些试点,比如吉省的农安县,辽省的金县有了第一批下乡青年,南方则是安置待业青年去国营农林渔场。这些试点为以后的上山下乡活动提供了经验。

社会闲散人员多了,治安情况就有所下降,一些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治安问题就多了起来。

李老四这些日子不厌其烦,每天都有来他这里“拜码头”“登柱挂号”的。弄得他这跟土匪窝一样。

李老四这些日子送去派出所的就七八个人,这些人听说过“四爷”的名号,在他们认为的所谓“江湖”上流传着李老四和长海的各种传说。

一些无所事事的地赖子,二混子,街溜子,就想着跟李老四混,就算跟着“啃草包”也比他们“过三天饿九顿”强吧。

在他们的认知里,要想让李老四看的上眼,就得跟水浒传,上梁山一样,你得有投名状。

这帮人又没啥门路,除了小偷小摸的其他的也不会个啥,上李老四这“拜山门”拿的东西五花八门,半袋子大米,两个马葫芦盖,还有半扇不知道那个厂矿单位的大铁门。

给李老四气的,一起打包给他们都送去了派出所,他们这的派出所跟李老四关系都不错,且不说李老爷子的背景,就是上一次李老四跟长海收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