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何谓中枢?(3 / 4)

王本固。”

隆庆皇帝看向高拱。

高拱道:

“南京镇守太监,本就有镇戍南京之责,沐朝弼闯关入南京,王本固没有阻拦,还坐视执行纲纪的海瑞和沐朝弼对峙。”

“在其位不思为君父分忧,遇事又上密奏。”

“臣请罢王本固南京镇守太监之职。”

隆庆皇帝听完微微点头,他又看向司礼监的三人。

冯保也说道:

“陛下,王本固在南京镇守太监任上多年,无所建树,今年派去修葺太祖陵寝的太监也回报,南京祖陵宗庙破败,陵卫散漫。”

这句话算是彻底将死了王本固,隆庆皇帝怒道:

“朕本念着王本固是徐阁老所荐,才让他留任至今。这厮不思念皇恩,朕留他何用!”

“司礼监拟旨,革除王本固之职,念其老迈,许他出宫养老。”

“遵旨!”

申时行离开皇宫后,只觉得全身都要虚脱了。

原来这就是御前议事啊!

这不到半个时辰的议事,就决定了一名前任国公,一名南京镇守太监的命运!

如果不是高首辅出手,还差点兴起一场从云南到南京的官场清洗!

申时行心脏砰砰直跳,原来这才是权力中枢啊!

等出宫后,申时行又想苏泽请教,好好复盘今日的这场会议。

苏泽解释了申时行不少疑惑,最后申时行又问道:

“高首辅维护了云南到南京的官员,为何单单要弹劾南京镇守太监王本固?”

苏泽笑道:

“师相明白基层官员的不得已,沐朝弼怎么也是前任国公,又领着精锐亲卫,地方官府怎么敢阻拦。”

“但是南京镇守太监手握南京军权,却放任沐朝弼闯关,最后要应天巡抚海瑞出手。”

“王本固又先上密奏,试图推脱责任,这样的人怎么能留在如此要职上?”

申时行点头。

当然,苏泽说的不过是明面上的理由。

暗地里的原因,刚刚皇帝也说了,王本固是徐阶所推荐。

徐阶自己是松江府人,他在致仕前将王本固推荐到了南京镇守太监的位置上,自然是为了给自己的致仕生活上个保险。

王本固到任后,确实也纵容徐阶家兼并土地,直到海瑞到任,徐阶的好日子才到了头。

南京镇守太监是徐阶的人,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内阁携手罢黜他了。

跳出来上奏弹劾的是高拱,张居正的盟友冯保也上来补刀,如果说高拱和张居正没有达成默契,苏泽是不信的。

对于司礼监来说,则是多了一个南京镇守太监的肥缺。

这倒是也不能说是高拱打压政敌。

王本固这种前朝遗老,如果本本分分在任上,高拱也未必会拉他下马。

但王本固偏偏要耍小聪明,赶着南京官员的集体奏报之前,先给皇帝上密奏。

这自然引起了高拱的厌恶,他被弹劾罢黜也是正常的事情了。

《京营新军筹建议》通过,新营新军开始筹建。

京营新军成为后世近代军队的源头,成为大明陆军制度改革的起点。

克虏军成为威震草原的精锐部队,成为机械化部队出现前最有荣耀的骑兵部队。

镇北军为大明积攒了大量雪地作战的经验,安定了辽东边疆地区。

安南军成了西南边疆稳定的重要力量,几百年后依然威震中南半岛诸国。

国祚2。

威望300。

剩余威望:1220

苏泽看完了结算报告,强行通过奏疏花费了400威望,最后只赚了300威望,这次上疏还是亏了。

看来这就是跟着别人后面联署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