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两位兄台可是害苦了我(3 / 4)

题。

这么多京营军官,如果迟迟不处置他们,会引起京师的混乱。

兵部尚书曹邦辅上书,提出了一个相当宽厚的处理意见。

涉及叛乱的京营军官自然罪无可恕,按照大明律处理,该杀头的杀头,该流放的流放。

没有参与到叛乱,但是侵占京营田产,冒领军饷的才是大多数。

对于这些军官,曹邦辅的意见要求这些军官交出从皇帝登基以来,所侵占的军饷。

能够上交的,降级任用继续留在京营。

如果不能限期上交的,朝廷就会抄没家产革职为兵。

曹邦辅这个方案得到了内阁的肯定,隆庆皇帝朱笔批准了。

兵部真是好算计啊。

这样一来,又回收了亏空,同时又空出了职位。

这么多京营军职的空缺,兵部手里的职权又大了不少。

而这个处理结果,也没有把人逼到绝路,只追缴到隆庆皇帝登基前,这也算是皇帝的恩典。

苏泽估计大部分的京营军官都能交足。

民间对于这个处理结果并不满意,认为是兵部轻纵了这些军官。

但是苏泽明白兵部的想法还求稳。

京营不能成事,但是这么多人口,他们的社会关系加起来,可不是简单的问题。

这些京营造反不行,落草为寇还是可以的。

最后头疼的还是朝廷。

降低他们的待遇,又给他们一条生路,以后再慢慢解决。

反正京营已经失去了话语权,接下来是分批裁撤还是转为民籍,这些都是兵部的一本奏议的事情。

京营处理完毕,果然京师人心大安。

几个和京营有关的武监生,也终于安心下来,重新开始日常学习操练。

但是苏泽没有找事,事情却找上门来。

三月十日,沈一贯和申时行来到詹事府,先苏泽送来了一份预算案。

“这是?”

沈一贯拿着奏疏说道:

“子霖兄,这是京师五品以上,五十名官员联署的预算案,我们想要请你署名。”

“这么多?”

之前吏部也统计了,在京官员中,五品以上的官员,文官差不多是四百人的规模,武官和勋戚差不多有两百人。

武勋这些日子都在串联上书,他们支持将这一百万预算,全部用在编练京营新军上。

所以武勋的两百人,不可能出现在文官的联名奏疏上。

五十人,就是在京中高级官员的八分之一,无论怎么算,这也是一股相当大的政治力量了。

这份奏疏送上去,其他人都会考虑这份奏疏中的意见。

否则有这么五十个人反对,什么预算最后也很难推进下去。

苏泽没有看具体的预算分配,而是翻到最后。

整个奏疏最后,就是联名官员的签名。

这些官员都写上了自己的官职和姓名,并且改了自己的印章。

“都是四品以下官员?”

苏泽疑惑的看向沈一贯。

苏泽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比如工部郎中傅顺和万敬,还有国子监司业沈鲤。

自然也有申时行和沈一贯的签名。

申时行说道:“这是肩吾兄的想法,这朝廷的银子怎么用,其实更要听听办事官员的想法。”

“所以我们拜访了六部九卿衙门的各司主官,听了他们的意见,弄出了这份预算案。”

“虽然人多,但是肩吾兄说还需要有一个有分量的签名,所以我们就找到子霖兄。”

苏泽刚刚得罪了张居正,本来想要在这次预算分配上避嫌,却没想到又被沈一贯和申时行找上门来。

这不是要对着户部怼脸输出?

还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