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觉,能呆呆的坐在窗前半宿都看着天亮。”
他平素并不太多话,口碑颇有些我行我素的味道。
难得这样掏心掏肺的交流,都是看在让卫东的面子上。
周星星依旧是那种想多交流点,又无从说起的讪讪点头。
粱嘉辉都伸脚轻踢这个菜鸡,哪怕你是装着热情点也要懂人情世故啊。
没想到让卫东摇头开口:“星仔这个电影和你们拍那些都不一样,正好你们仨都在,我把这个原则先说清楚,以后只要有机会跟我这家公司拍片,你们仨的收入都是除了行规片酬外,最后公司赚多少就跟谁平分,我只要尽量不亏钱就行,因为钱对我特别有用,宁愿拿去内地开厂开工,而不是靠电影赚钱,干这事另有目的。”
三人都震惊。
世人都知HK白领工资高,其实演员收入反而很低。
发哥十年前就开始成为电视剧顶流,却根本谈不上买房,所以他才拼命演电影想赚钱。
其实电影也不多,哪怕他到现在成了顶流,一部电影也就二三十万片酬。
所以让卫东当时给粱嘉辉一百万,差不多就等于预支了五到十部的片酬了。
但这家伙光是看让卫东和周星星并肩笑成那样,就自作主张的把钱分一半过去。
反正换发哥、周星星都做不出这种事。
每个人的性格还真不同。
让卫东也是这么表达:“每个人不一样,星仔这个电影按照你完善的剧本,自己排练,自己打磨,练到演出来我点头了,才能组织人手开机,这样没压力了吧,平时依旧每个月工资两万港币吧,辉哥也先这么签?不够或者需要加薪跟我提。”
粱嘉辉没有半点犹豫,调侃的敬个礼:“谢谢老板,这部戏我还是不参与,起码不给星仔惹麻烦,但希望能尽早有机会到内地拍戏,为开厂开工做点贡献。”
周星星持续震惊,但肉眼可见他确实放松下来:“自己排练,自己打磨,这不就跟话剧一样了?”
HK拍戏节奏很快,通常一部电影几十天拍完,后期搞搞,半年就能从筹拍到上映。
有时候编剧都是现场临时改稿,更有导演各种要求加戏,哪有让演员慢慢琢磨的时间。
让卫东却给出来这种精细打磨的空间。
“没错,我不知道怎么解释,看见星仔的时候,就觉得你应该演得跟别人不同,是完全属于你的路数,这个只有你自己琢磨,平时你就算来篮球馆上班,要外出体验生活啥的那都是你的事,但答应这么干,电影要跟我签十年约,我也只要这十年。”
可能只有粱嘉辉明白这个十年的意义,悄悄点头,也给让卫东比划个“十”。
发哥就叼着烟在边上观察琢磨,明显是在想还能有什么不同演法。
他就是那种十八般武艺都精通的全能选手,实在是想不出还有完全不同的招,从这个还一点点婴儿肥的少年仔身上真的看不出端倪来。
周星星却摸出那张银行卡放在桌上:“这算什么?”
让卫东还要听了粱嘉辉的解释,有点恍然:“签字费吧,球员签约俱乐部总要给点奖金或者转会费?”
周星星又认真的问:“那十年签约是要求拍多少部戏?”
看让卫东懵逼,发哥来解释:“HK电影圈呢,签时间一般是卖身契,这种有可能在这个时间内就是当做牛马一样拼命拍戏,譬如我去年因为火了就拍十二部戏,都按照这个速度,十年就是一百多部了,TVB很多人得肝病都是这么累出来的,所以都很防备这么签。”
让卫东还是不让步:“我要的就是这个时间,拍多少反而是你自己的事,只要你想拍我都尽量你拍,但能不能火,能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那都是你自己的事,我只希望你拍出来的戏能尽量符合内地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