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已经是这本书第三次写完结感言了,应该也是这本书最后一次完结感言。
五虎上将篇比较短,其实主要就是荆州篇和长安篇,很多内容正文中已经有过一次了,就不再重复写一遍浪费时间了,特别是各种种田细节。
火药的制作是从刘备他们长安回来返回自己的时间线后就开始制作的,从219年八月到220年5月,以刘备当时控制的益州作出来一些火药没什么问题,不过这些火药肯定不会太多,因为刘备没有时间慢慢消化凉州。
其实还有一些细节没写,比如曹操听完流言后想起来当初三马食槽是贾诩给自己解释的“禄马,吉兆也。禄马归于曹,王上何必疑乎”,但是贾诩也是害死自己好大儿的主谋之一,没准是为了坑自己才往歪了解释。
又或者张合到了樊城吃了关羽的亏,然后惊闻五子良将除了已经死去的乐进外其他三个有两个被关羽揍过,没被揍的那个是关羽好兄弟,顿时怀疑自己被算计了。
不写这些一个是因为会占据很多篇幅,又要拖好久,另一个是因为这个时间段刘备阵营也有很多人寿命将至了,所以后面就不再细写了,一笔带过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大家看书毕竟是为了高兴。
刘备打凉州和长安跟开挂了一样也有这个因素,不然拖个几年慢慢种田法正等人该看不到攻下长安的那一天了,相关内容可能有点过于理想,不过古代打仗就是这样,要么双方对峙好几个月都分不出胜负,要么势如破竹,无论哪种情况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对应的例子,刘备这边属于有心算无心,外带曹操这边本人身体不好,手下还吃了好几次败仗,士气低落,勉强也说得过去。
不过长安一战基本把刘备军的积蓄用光了,甚至某种意义上是贷款打仗(来自凉州豪强和羌人的支援),这就是为什么后面要用七年来慢慢完成统一战争——没有网友们的帮助,汉军也是要种田吃饭的。
关羽这边实在赶不上长安之战了,不过打襄樊,分散曹军注意的工作也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曹军为什么总体上还有兵力优势但是在长安地区的时候却只能用差不多的兵力迎战。
还有一些其他细节就不写得太明白了,请读者老爷们自由发挥想象,正篇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因为戏份已经很丰满了(比如刘琰、李严、司马懿、曹洪等人),所以番外里就不专门写他们了。
其实本来还想写戴陵在长安被俘虏的彩蛋的,不过想了想还是不迫害他了,手动滑稽。
以上是五虎上将篇的一些补充,番外总算控制在几万字的范畴,希望大家看得开心。
下一本是网友们援助长征,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肯定要套皮,番茄这边不套皮的作品基本结局都是小黑屋,不过考虑到被套皮的对象在1935年的时候还在红四,所以戏份少的可怜只能存在于背景中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作者需要先休息一段时间,然后理一下大纲,再准备些存稿,等开新书的时候新书会有个龙套楼,愿意客串网友、长征时间线的人们的书友可以留名,记得把名字、性别写清楚,人设不要太夸张(太过夸张的肯定写不进去)
咱们下本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