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回:怀恋、牵挂、思念(1 / 3)

白夜浮生录 夜厌白 4132 字 7天前

梧惠想回曜州了。

她不知还有哪里可以去。在这无名的偏远小镇,梧惠停留了一些时日。虽然这里的老住持曾宽慰她,但也只能缓得了一时。与至亲失联的痛苦中,得知消息的那一瞬的尖锐,即便结束也无法得以平息。在那之后,是漫长的钝痛。

接下来又该何去何从,她毫无头绪。叶月君并不在此地。也许如睦月君所言,她们其实离得很近,只是不知该从何处出发。但也或许,叶月君早就离开,她还是来得太晚。

她不喜欢一直在这里,什么也不做的感觉。时间忽快忽慢。有时她只是盯着一处恍惚一阵,转眼却已从正午到了黄昏;有时过去的记忆不受控制地涌现,回过神的她以为少说过去两个小时,看了手表却只过了一刻钟而已。

这手表也是父母送自己的礼物。已经换掉南国弄碎的盖,表带因为反复弯折留下不可恢复的裂隙。她需要让自己更小心地呵护它才是。就像呵护那些往日的记忆。

所有的物品都因频繁的使用而产生损耗,唯有记忆在反复品鉴中愈发鲜明。

这个地方很小,但竟然是有车站的。只是,绿皮车很多天才有一趟,一次只能去往一个地方。她想,她可以买张票,去下一站大城市转乘。曜州那么大,总能回去的。但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回去还能做什么。她只是想找个地方待着,有熟人的地方,最好再让自己做点什么事。她不能这样什么都不干,精力从每个毛孔里不受控地分秒必争地流逝。

那也是个很危险的地方。她知道,且清楚地记得。但如果都面临某种风险,她情愿和认识的人们共同面对,不论他们被定义为朋友还是敌人。活着本身就是危险的。麻木而安全地活着,也许并不能被称为活着。这不是她想要的。

车站很冷清,也很简陋。与一般人声鼎沸的车站不同,没有活泼的卖报童,没有积极的端着烟盘的推销员,也没有卖水的小亭。有的只有不歇的蝉鸣,要在这烈日下将嗓子嚎穿。这是很干燥的地方。阳光直射在皮肤上,像一排针刮过来,让人觉得生疼。

她买了张票,恰是今天的。运气很好,也许会一切顺利。

即便到了该发车的时间。梧惠一个人,坐在这里一下午。和她一起等车的,只有零星几人。一位妇女,戴着时髦的遮阳帽,像是回乡探亲,如今要返程了。一位老人,带着孩子,也许是要去孩子父母工作的城市了。还有一个青年,戴着墨镜,在刺眼的阳光下看报。这镇子太小,总是没什么新闻。

铁轨在正午的毒日头下泛着病态的白光。蝉声像浸了桐油的棉线,粘稠地缠在褪了漆的木牌上。站长室窗台积着半寸厚的煤灰,老站长歪在藤椅打盹,蓝布衫后背洇出大片汗渍,像幅没画完的水墨山水。

车来了。

月台地面腾起透明的热浪,铁轨尽头突然抽搐般抖动起来。挑夫从廊柱阴影里支起半截身子,草帽檐垂下的汗珠雨一样地下落。

当——当——手摇铃铛在站长手里机械地晃着,铜皮捂出了汗腥味。火车头喷着黑烟闯进月台,十二节铁皮车厢在钢轨上痉挛,锈蚀的铆钉孔里渗出沥青似的黑油。

老人用竹篮接住车顶飘落的煤渣,黑纱似的煤灰扑簌簌落在他反光的头顶上。小女孩穿着不合身的阴丹士林布衫,充满学生气,却趴到滚烫的地面上捡煤,给爷爷帮忙。月台砖缝里钻出的狗尾草扫过她白袜,在脚踝缠出几道红痕。

梧惠无神的眼固定在前方,看着车厢一节节从自己眼里滑过。

突然,某人的面容烙铁般烙在她的眼中。

梧惠的脚不受控制地动了起来,这反应比她的思想更快。她确乎是看到了,一个年轻女性的面容,梳起的发髻有着桂树的颜色。簪子的末梢吊了碎金的挂坠,晃动的金光刺入她的瞳仁。她确信自己看见了,便追着车奔行了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