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原本应该在命运的尽头,以悲剧,疯狂,死亡结尾的生命活了下来。
牵一发而动全身。
用一个渺小的支点撬动整个局面。
这便是杨虎分化无数念头,在众多歌剧中所做的事。
一个又一个剧目在杨虎的捣乱下发生了命运的偏转。
在杨虎念头不断影响,无法回归正轨的情况下,哈斯特当然要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击。
于是,那些还没有被杨虎影响,从而导致命运偏离的剧目上空,与之对应的抽象概念层面中,全都浮现出了一本本恍如书籍般的虚影。
嗡!!!
剧本实体化!
哈斯特以权柄的力量,将所有剧目原本既定的命运,和每一个角色的所有概念,全部写入了那些剧本当中。
这是比歌剧更无法反抗的既定命运。
同时,这种状态下的歌剧,哈斯特对其掌控力度也达到了极致。
隐约的波动泛起,此时的哈斯特巴不得杨虎主动进入歌剧,以更多念头代替那些角色做出反抗命运的决定。
只要杨虎念头进入,哈斯特就有把握让祂的念头彻底困在歌剧中,成为同样无法违抗命运的角色。
而就在那些书籍状剧本彻底成型的那一刻,杨虎原本潜伏在歌剧当中,还没有彻底发挥作用的大量念头便受到了影响。
大量念头所融入的角色,很快便出现了行为,言语,思想……前后矛盾的情况。
杨虎念头不断涤荡的情况下,洗刷着来自于哈斯特的掌控,想要让角色脱离原本轨迹。
可在剧本加持下,对于所有剧目中角色掌控达到极致的哈斯特,非常轻松的便逆转了杨虎的一次次尝试。
一时间,大量剧目在哈斯特满意的注视下走向了既定的结局,以悲剧,死亡,疯狂……作为最后的定格。
这些剧目的完结所带来的反馈,直接让哈斯特在一部分抽象概念层面,与杨虎的对峙中取得了上风。
因为这些剧目走到结局彻底定格,杨虎投入其中的念头自然无疾而终,全部都被定格的力量抹除。
如此,大量剧目脱离原本轨迹,让哈斯特受到了不小的损失,大量念头的损失也让杨虎损失不小。
双方一时半会还是平分秋色。
不过,这当然不是最后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