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燎原(2 / 3)

胡琛等人进攻高平镇,被赫连略击退,北遁。

东夏州魏平胡族首领曹阿各拔是朝廷边军的一名队主。他带着手下军士,招募族人,宣布起义,并向北攻打统万城。

秦州的羌族首领莫折大提率族人起义,他的副将叫卜胡。

他们首先进攻高平军镇。破城后,斩杀镇将赫连略。

莫折大提让卜胡留守高平镇,自己率军攻打其它地方。

胡琛见羌族义军占领了高平镇,便分兵几路,攻打夏州、豳州、华州。

洛阳西部形势如此恶劣,直接威胁京城安危,几位朝廷权臣也坐不住了。

皇帝任命北海王元颢为左仆射、西道行台,率5万大军经蒲坂往西去平叛。

元颢队伍进驻东夏州魏平城。

胡琛见元颢兵强马壮,不可力敌,就避其锋芒,率队伍后撤到豳州。

统万城被曹阿各拔的叛军围困数月,即将断粮。

夏州刺史名源子雍。

他的爷爷是诛杀宗爱、扶持文成帝拓跋濬登基的太尉源贺。源贺也是文明太后、孝文帝时期的老臣。

源子雍命儿子源延伯守城,自己打算突围出城去魏平城,向元颢求救。

源子雍的部下都劝他带着儿子悄悄潜伏逃走,不要理会统万城,也不用担心其他人。

继续阅读

因为,这次大范围叛乱有个特点:叛军都不轻易屠城。

城池被攻破,除了朝廷长官,其他人只要投降,叛军都不会为难,反而非常欢迎他们加入义军。

起义军中的绝大多数人就是这么转化来的。

源子雍坚决不同意自己父子二人弃城逃走。他留下儿子,自己率30人出城突围,去找援军。

源子雍成功出了城,却在去东夏州的路上遭遇曹阿各拔的队伍,被俘。

曹阿各拔出身士族,造反前本来就是官兵。他对源子雍很客气。

曹阿各拔不久病逝,其弟弟曹桑生竟被源子雍说服,同意重新归顺朝廷。

源子雍带着曹桑生竟的队伍,到东夏州投奔元颢。

元颢将他们编进自己队伍里,再拨7000兵马凑成一万,作为先锋军。任命源子雍为统帅,曹桑生竟为副帅。

源子雍、曹桑生竟带着这支劲旅,在“几”字湾内打了大大小小几十仗,将里面的叛军全部荡平。

之后,源子雍将元颢的人马归还,只带曹桑生竟的2000人,拉着粮食返回统万城,继续镇守夏州。

秦州起义军占领高平镇后,莫折大提派副将卜胡驻守于此。

卜胡带兵驱赶俘获的高平镇军队、百姓,攻打南部的泾州。

高平镇被俘军队造反,杀死了卜胡。并派使者迎接高平王胡琛来做首领。

朝廷军方面,源子雍荡平鄂尔多斯高原叛军回了统万城,北海王元颢却驻在东夏州没什么动作。

元义对元颢很不满,便派侍中杨昱持节,到西道行台督战。

元颢只得率军挺进豳州。

胡琛便将力量收缩在高平镇内,固守城池,打算与元颢的朝廷军长久对峙。

西部的秦州,除了莫折大提的起义军,天水人薛珍后来聚集几千人攻打府衙,得到百姓响应,人数迅速增多到两万。

薛珍的队伍攻破州府,诛杀了刺史李彦。

薛珍有自知之明,他派人去迎接本地起义军首领莫折大提回来天水坐镇。

莫折大提率队伍进驻天水,自称秦王,建立政权。

同月,仇池人张长命率众诛杀南秦州刺史崔游,并宣布臣服秦王莫折大提。

莫折大提声威大震。

莫折大提不久去世,他的儿子莫折念生继位,宣布建立大秦国,自称天子,年号天健。

莫折念生按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