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当上了皇帝,他形容自己是“以腐绳御驽马,胆颤心惊”。
于是,他大量启用自己的族人、死党、旧部、归附者为官,希望他们帮助自己尽快稳固政权。
在萧衍的死党中,有个萧西风熟悉的人:沈约。
沈约之父是刘宋朝淮南太守沈璞。沈璞是建威将军沈林子之子。沈林子及其兄长沈田子是萧西风五位古桑老乡的恩人。
沈璞任盱眙太守时,曾经接纳猛将臧质的败军入盱眙城,二人联手大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军队。沈璞因此晋升淮南太守。
沈璞为官的起点,是刘劭的太子府主簿。
刘劭被宋武帝刘骏诛杀后,沈璞念于旧时情份,迟迟不表态归顺刘骏,被后者杀害。
沈璞死时,沈约才10来岁。他与寡母东躲西藏,分分钟会被株连,处境十分凶险。
沈母让他按父亲安排,拿着信物去天目道观投奔一位道人,躲避灾祸。
萧西风过去得到沈林子大人赠送的重要信物,与五位老乡一起打开了天目山道观地底的宝库,获得大量金币、书籍。
他一直有个心愿,想分一部分财物给沈林子后人。
成为鬼修后,萧西风有一阵子被派驻天目山。
说来也巧,他在那里遇到了来投的沈约。
继续阅读
那时,沈约按父亲生前指点,在管家掩护下,只身逃到天目山道观投奔抱玄子道长。
抱玄子道长见到沈约手中信物,立即表态会全力保护他。
沈约后来才知,这位抱玄子道长俗名沈佳,是自己堂伯父。也就是父亲沈璞的堂兄、堂伯祖沈田子大人之子。
沈约与母亲有了堂伯父资助,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适逢宋帝刘骏大赦天下,沈家解除犯属身份,沈约得以继续学业,命运轨迹从此改变。
沈约把自己幸存、沈家复兴归功于堂伯父援手。
他自然不知,其实是因为他遇到了萧西风。后者发现并了解他来历后,自愿做了他的护道者。
沈家老宅角落经常不经意被翻出来的金币,沈约和母亲认为是父亲从前偷偷藏下的。其实都是萧西风放置的。
后来,萧西风把天目道观里的书籍也辗转送到了沈约手上。
这些年来,身为阴修的萧西风,境界提高了,权力也大了。他要关照沈约,也就更加容易。
沈约在刘宋朝、南齐朝,一路平安无事,自然有萧西风的作用。
沈约比萧衍大二十多岁。
萧衍年轻时是竟陵王萧子良幕僚,沈约是竟陵王府文学清客、“竟陵八友”之一。
萧衍对沈约大名,早有耳闻。见面交谈之后,对其才华品性更是倾倒。二人相交莫逆,时有来往,亦师亦友。
萧衍攻打建康城时,沈约担任朝廷征虏将军,属于萧衍敌对的一方。
但沈约早已看清局势,判断小友萧衍能成大事,自然不会与对方为敌。
萧衍大军来到,他即刻反水,归附于他。
萧衍担任首宰后,继续保留沈约的征虏将军职位,另升他为骠骑司马。
骠骑将军府就是萧衍的大将军府,骠骑司马就是骠骑将军府CEO,大约等于萧衍的军事传令官,权力非常大。
萧衍后来由建安郡公晋爵梁公、梁王,由骠骑大将军晋升大司马,以及加九锡受禅让等等手续,都是沈约与好友范云、王茂几人一起张罗的。
如果说,萧衍在前期,最得力的帮手是军事高参、辅国将军张弘策;那么,沈约、范云、王茂三人,是萧衍后来篡位、恢复秩序、建立制度的最重要文官高参。
萧衍身边文武贤才众多,本来很顺。
但在萧衍称帝没多久,张弘策遭到萧宝卷余党暗杀,英年早逝。这对萧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