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利品。
夜色中,猫头鹰也在捕食。对它而言,抓到谁,谁倒霉。如果抓不到,那就是它自己倒霉。
今夜的朱大人和唐风年都想占据主动权,想做厉害的野猫或者猫头鹰,怕做耗子。
唐风年所在的书房灯火通明,朱大人那边也是如此,他们都夜不能寐。
与之相反,那些啥都不知道的人反而高枕无忧。
信鸽在空中飞翔,终于到达目的地。
洪水亮取出信鸽腿上的信,飞快地看一遍,嘴角斜钩,暗忖:天助我也!
他连忙拿这信去找朱大人,说:“大人,京城那边的探子说,没有丝毫关于封爵的风声。”
“上早朝时,甚至没人提起这事,这显然不正常。”
朱大人如同被泼一盆冷水,透心凉,抬起右手,重重地拍桌,恼羞成怒,不知向谁发问:“为何骗我?”
他为官多年,多多少少知道封爵位的流程。此事不仅要皇上同意,还要吏部、礼部商量出细则,还要文武百官拥护才行……
洪水亮趁机说:“大人,事出反常必有妖。”
“不如请高人算一卦,看看您如果进京去,是凶,还是吉?”
朱大人大手一挥,说:“快点把算卦的人连夜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之所以如此急切,是因为圣旨上明确说了,让他即日启程进京。
今天勉强能以收拾行囊的理由拖延半天,等到了明天,就必须出发,无法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否则就是对皇帝大不敬,不忠心。
洪水亮马不停蹄,立马亲自去请本地最有名气的老道士。
老道士一听说是总兵大人邀请自己,不敢推辞,欣然赴约。
但是,走到半路时,老道士的脖子旁忽然多出一柄寒光闪闪的剑。
洪水亮威胁他:“照我的话办,否则送你去见阎王。”
老道士心惊胆战,冷汗都出来了,连忙答应:“行!”
洪水亮收剑入鞘,凑到老道士耳边,说悄悄话。
老道士心惊胆战,点头如捣蒜,不敢不从。
等到了朱府,老道士算卦,非常肯定地说:“这是凶兆!大凶!”
“朱大人千万不能去京城,否则就是猛虎掉进陷阱里。”
朱大人一听这话,瞪大双眼,又惊又怕,连忙问:“是否有办法化解?”
“该做什么法事?”
— —
当朱大人忙于搞迷信时,唐风年低调地夜行,仅仅带着白捕头和几个护卫,登上城楼,眺望城外的灯火。
并非看百姓家的灯火,而是特意观察兵营的方向,看看是否有什么异动。
城外的兵营听大同总兵号令,而这城楼目前由知府衙门的官差把守。
这几天,唐风年和石师爷商量来,商量去,一致认为大同府的城墙又高又厚,易守难攻。如果真的面临有人起兵造反的恶劣情况,一定要及时关闭城门,然后飞鸽传书,等待援军到达。
为了使这个计划更保险,知府衙门悄悄在城内囤粮、囤水、囤竹子、囤武器等东西。
之所以囤竹子,是为了用竹子做弓箭。
用弓箭射敌人,远距离作战,适合以少敌多的情形。
唐风年虽然不是武将,但平时没少看兵书。
至于囤粮食、囤水,为了避免城内百姓闹饥荒而产生内乱。
唐风年生性谨慎,尽量多做准备,有备无患。
此时,他的黑色披风被夜风吹得向后飞扬,他站在这天地之间,长长地叹气。
看看兵营的火光,又仰头看看凄冷的月亮,喉结滚动,在无声中泄露他的紧张。
最近,看守城门的官差经过白捕头的精挑细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