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知恩图报小猢狲(2 / 3)

她环视一眼,待看到宋青书的时候,突然对他做了个鬼脸说道:“我又捉住了那只小猴子啦。明天我就让神威大将军咬死它,哼!”

宋青书听她这样说,不由得朝一旁的仆役那里看去,果真看到一只小猴被装在笼子里,那只猴子看到宋青书的时候,猛然激动起来,用身体将铁笼撞得嘎吱响,嘴里发出“吱吱”的尖叫。

宋青书皱起眉头,心道这猴子莫不是傻的,怎么又被捉住了。

朱九真看宋青书面色不愉,便笑着对他说道:“大哥哥,你求我呀,你若求我我便放了它,怎么样?”

宋青书一挑眉,没有答话。

反而是朱长龄假意斥责自己女儿道:“真儿休要胡言,怎可开这种玩笑?你青书哥哥若是喜欢这猴子,你便把它放生了吧。”

朱九真把头摇的像个拨浪鼓道:“我不我不我不,我就要大哥哥亲口说,他要说让我把猴子放了我才放!”

朱长龄面色尴尬地对宋青书说道:“青书侄儿你看,这如何是好?”

宋青书却像是没听到,一直盯着那小猴看,他从小猴的眼中似乎看出一种智慧的光彩,那只小猴似乎在用眼睛对他说着些什么。

这时俞莲舟见宋青书自顾自地看着猴子,把朱长龄父女两晾在一边,略显尴尬,便对宋青书道:“青书,这猴子是真儿捉住的,你若当真喜欢,就开口让真儿送给你,怎么还跟小女孩认真了呢?”

宋青书收回目光,看着朱长龄和朱九真,缓缓说道:“它既然会被你捉住两次,那便是天意,我也救不了它。”

朱长龄见他说的真诚,便不好再说什么,打了个哈哈道:“青书侄儿说的有道理,那边把猴子带回去吧,它自己找死,怨不得旁人。”

吩咐完仆役,他又对俞莲舟道:“天色已晚,今晚便住在舍下,难得来一次昆仑山,明日我带你们到别处转转,领略一下昆仑山的风采。”

俞莲舟一拱手道:“此间事了,我等需赶回武当,尽快将此事禀告师父,不敢多做停留。朱庄主的好意心领了。”

朱长龄见他说的坚定,便没有勉强,不过还是说道:“那便再住一晚,明日再走!”

俞莲舟见他说的恳切,不好驳他的面子,只好同意了。

于是朱长龄在前,武当几人在后,一同走进了连环庄。

而那只再次被捉的小猴,此刻却突然安静下来,静静地蹲在笼子中,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入夜,宋青书现在小院中,看着高悬夜空的月亮,突然有些兴致阑珊,此间的月亮比武当山的月亮要大上一轮,也明亮许多,但他依旧怀念武当的月亮,怀念武当的山和人,这还是他第一次从内心深处涌出这种怀念之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时他对这首诗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以前凌雪雁让他熟读唐诗宋词,他一直无法体会到其中的含义,如今竟在这昆仑山上,与古人有了相通的情感,便很清晰地悟透了以前不理解的诗句。

原来,诗是这样读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杨瑶琴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宋青书没有转身,反而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在想这两句诗?”

杨瑶琴走到他身边,同样抬头看着明月道:“我怎会知你在想什么,只不过是我在想这两句诗罢了。”

“你娘也逼你念诗了吗?”

“那倒没有,我是自己喜欢念诗的。”

“你很喜欢诗吗?”

“嗯,诗让我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宋青书听到这话,不由得看向杨瑶琴说道:“你本来就不孤单。”

杨瑶琴听他说的真切,不由展颜一笑,刚想说话,却突然听到一阵“吱吱”的声音传来。

宋青书也听到了。